业内人士热议如何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
针对国办昨日印发的《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》(简称《意见》),部分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,《意见》着力于增加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社会领域产品和服务的供给,着力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,对于促进投资稳定增长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近年来,国家出台了养老、健康、文化创意、体育、旅游等多个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来扩大消费的政策文件,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不断提高,相关领域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,新兴业态不断涌现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星牌(www.xingpaibilliard.com)集团董事长甘连舫对此深有体会。他举例道,星牌集团与江西省玉山县合作,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式台球世锦赛,不仅推进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,提升了企业品牌实力,还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,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。《意见》的出台,让企业更坚定了发展体育产业、推动中式台球国际化的信心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6年,我国教育、卫生和社会工作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着三大类民间投资增速分别达到13.7%、19.9%、4.1%,均高于同期全社会民间投资3.2%的增速。但上述三类民间投资总额仅为8976亿元,仅占整个社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38.3%,与全国民间投资占总投资的61.2%相比,低23个百分点,充分反映出社会领域民间投资的增长潜力仍较大。
事实上,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,社会领域不仅是重要领域,也是发展短板。正因为此,社会领域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、进一步改善民生的重要方向,而新的增长点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通关心的突出问题中。
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,《意见》适应了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,坚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民生需求和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发展方向,从社会领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,有利于开创社会事业与产业互促共进的新局面,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多举措降成本扩供给,是《意见》的核心所在。专家表示,由于社会领域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且具有天然公益属性,这决定了在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上须坚持三大基本原则,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、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、“放管服”的改革方向。
《意见》提出,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突出问题导向,着眼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、扩大有效供给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,并在扎实有效放宽行业准入、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、落实土地税费政策、大力促进融合创新上和加强监管优化服务等方面出台了37条具体措施。
“从市场的角度看,《意见》对于企业发展将形成实质性利好。”甘连舫表示,随着行业准入的放宽和投融资渠道的扩大,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养老、体育、旅游等社会领域。他向记者透露,做了30年体育用品的星牌集团将向大健康、大旅游产业拓展延伸,依托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机遇,在健康养老与文化旅游领域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径。
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全面推动“放管服”三管齐下,通过优化服务流程、缩短审批时限,提高审批效率,同时致力于完善协同监管机制,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
署名:星牌台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