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师赛的经典时刻(上):横扫、老骥伏枥、黑球争冠、翻袋……
❖斯诺克大师赛的经典时刻(上)
斯诺克大师赛诞生过许多经典。我们从前47届比赛中选取了九个大师赛的经典时刻,分两天进行盘点。今天带来第一部分。
2014年的1/4决赛,毫无防备的沃顿在亚历山德拉宫遇上奥沙利文。沃顿第一局打出单杆38分,随后他见证了奥沙利文进入斯诺克的乌托邦世界,只用58分钟便6-0横扫。
奥沙利文接连打出单杆79分、88分、72分、134分、77分和56分,创下了连得556分的新纪录,原纪录是丁俊晖2007年打出的495分。
沃顿作为纪录的见证者,承认自己“被狠狠揍了一顿”。时任世界第11承认打不过奥沙利文,他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在斯诺克球桌上感觉完全无助。”
奥沙利文一路高歌,最终决赛10-4战胜塞尔比,夺得冠军。他击败沃顿的表现,也许是大师赛历史上最伟大的个人表现。“我有着了不起的职业生涯,赢了一些出色的比赛,我所赢得的已经超出预想。职业生涯到这个阶段能打出这样的表现,向一些人证明自己的能力,真的很好。这对球迷很好,对电视期间的观众很好,我觉得自己的确有责任努力给他们带来娱乐。”
1997年:戴维斯的伟大恒久远
1997年,39岁的戴维斯——他的最后一个世锦赛冠军在1989年,最近一个大师赛冠军在1988年——在和时间老人以及亨德利的十年统治对抗。但他神奇地打入1997年大师赛决赛。
他的决赛对手是奥沙利文,后者两年前以19岁的年龄在决赛击败希金斯,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。比赛中有观众闯入现场,经过这个小插曲,奥沙利文拿下晚场前四局,8-4领先。看起来戴维斯没戏了。
然而,六届世界冠军召唤出了旧日的勇气。他绕着球桌,不换不忙地开启逆转模式,拿下最后六局——观众意识到逆转的气息后,开始全力支持这位老将。
“天然金块”最后六局只让奥沙利文拿到123分,自己既有单杆130分、64分和56分,还有硬朗的防守,这是他十年前统治斯诺克时的标志打法。戴维斯10-8获胜,夺得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大师赛冠军。
时过境迁,奥沙利文这样看待当年的失利:“史蒂夫就像一台机器,他像手术刀般精准。他像高尔夫的老虎伍兹。他就是不一样,可以统治比赛。”
“我记得8-4领先后他打了难以置信的六局球,我连球都看不到。记得自己当时想‘我未必愿意和80年代的他打球,如果这就是他的打法。’很开心我错过了那个时代。结果我遇上了同样难缠的希金斯,但戴维斯是终极职业球员,是一台机器。”
1998年:威廉姆斯争黑绝杀
1998年大师赛决赛有点像1985年泰勒对戴维斯的世锦赛决赛。威廉姆斯一度2-5、6-9落后,结果决胜局争黑球获胜,10-9击碎亨德利夺得第七个大师赛冠军的梦想。这甚至是威廉姆斯全场比赛唯一一次领先。
虽说亨德利一年后在世锦赛决赛18-11获胜完成复仇,夺得当代斯诺克最多的第七个世锦赛冠军,但这场比赛的伤痛一直存在。
决赛大部分时候,亨德利牢牢控制局面,但威廉姆斯保持冷静,把比赛拖入决胜局黑球重置。
来到争黑阶段,亨德利的翻袋差之毫厘,威廉姆斯随后长台不进,黑球缓缓滚向中袋袋口。
对于亨德利来说,打进这个球的唯一难点在于白球贴着库边,他没法完全控制白球,球需要缓慢地滚过去。这杆需要极高精准度的直球却在可怕的压力之下出现偏差,黑球反弹后给威廉姆斯留下了一个舒服的位置。威廉姆斯平稳打进黑球,随后兴奋地跳了起来。
2003年决赛,威廉姆斯又10-4战胜亨德利,第二次捧起大师赛冠军,但这场比赛无法和1998年决赛的经典之战相提并论。如历史所书写的那样,亨德利再也没像全盛时期的90年代那样能如此接近大师赛第七冠。
2006年:希金斯的大师级翻袋
被视为史上最伟大斯诺克球员行列中的一员,希金斯的极致表现却不常在大师赛赛场兑现为成绩,尽管他有过两次冠军。不过,他和老对手奥沙利文2006年的决赛,注定载入史册。
一年前的决赛,奥沙利文打了希金斯10-3,让后者“举起白旗”。一年后,奥沙利文首先3-0启动,但希金斯缓过神来,反而7-5领先。奥沙利文找回状态,9-8首先抵达赛点,随后比赛进入决胜局。在紧张的气氛下,奥沙利文迅速打出一杆60分,却在接近胜利时打丢有难度的红球。
希金斯决定进攻中袋红球,要么赢,要么输,看这一杆。球在袋口停留数秒后最终落袋。之后,希金斯又完成关键的红球翻袋,奠定胜局。希金斯最终完成单杆64分,将胜利夺了过来。
这也许是两人相互纠缠的职业生涯中最戏剧性的比赛结尾,奥沙利文打出三杆破百(139、138、100),却还是输掉比赛。“我很难接受这场失利,因为最后一局我拿了60分,然后打丢,然后我还有一个算是不错的机会,又错过。”
“你给了希金斯第二次机会。他是捕食者,他在身处压力之下完成清台的能力和其他人不在一个级别。他总能完成不可思议的狂暴清台。”奥沙利文这样总结。
2022年斯诺克大师赛将于北京时间1月9日晚9点打响,卫冕冠军、中国小将颜丙涛打响揭幕战,对手是威廉姆斯。